【两学一做】围绕中心抓党建 凝聚人心促发展 ——记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
浏览:1690次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11日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化工党支部、材料党支部、环境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66人,其中教师党员24人,学生党员42人。近年来,化材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致力于学院“二次创业”、育人成才实践,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做出了良好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育人成果。2016年,被评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发挥总支核心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化材学院党总支注重班子建设,围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狠抓班子思想建设。积极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范班子决策程序,党总支在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核心作用。

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合理设置党的支部,精心选配支部书记,开展支部书记培训、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认真做好支部考核评价工作,推进支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了支部政治学习、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等一系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规章制度,努力探索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支部建设成效明显,党支部成为凝聚党员和联系群众的核心,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规范,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经常有序,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新平台,实施师生党员三联系制度,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推动中心工作,促进学院发展

加强应用型师资建设,教学科研成绩显著。加强应用型师资建设,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访学,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开阔视野,不仅提升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首创“闯关式教学”模式,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项目6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市科技项目24项,横向科研项目20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30篇。获得发明专利9项。

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衢州市是国家氟硅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为此,该院专业办学为氟硅新材料产业服务为宗旨,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氟硅化工为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氟硅高分子合成和加工为特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氟硅工业废水、废气、固废处理为特色。该院现有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形成了省、市、校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应用型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重科研工作应用性,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化材学院党总支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注重挖掘和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注重科研工作应用性,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学院成立的绿色化工、新材料、环保与检测三支科技服务小分队积极服务地方企业,到地方企业调研200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因其出色的工作获得“最美衢州人·衢州市第五届‘银锤集体奖’称号。依托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这一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与柯城区政府、衢江区政府开展 “五水共治”校地合作,获地方政府赞誉。参与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衢州工作站建设, “专用化学品联合实验室”、“杂环化合物联合研发中心”、“新材料合成技术研发基地”等已成功开发10余个专用化学品、药物及中间体。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合作以来,研究分院已为多家特种造纸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转移科研成果3项。

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成才

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标,重视学生党建工作,注重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学生党员和广大团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员之家”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五个一”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骨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通过深入开展清明扫墓,聋哑学校庆六一爱心游园活动,爱心工程报告会,参观细菌战遗址,慰问敬老院、党员一帮一、党员示范寝室建设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环节中强党性、受教育、长才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公寓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管理、监督、带动、示范作用。

强化实践育人。充分利用衢州南孔文化、红色文化等教育资源,通过实践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与市学校聋哑学校、康福敬老院、北门社区、蛟池社区等单位合作,共开展了学雷锋活动进社区、环保宣传进社区、“寻访革命遗址,坚定理想信念”、“衢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调研”、五水共治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53次,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水之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2015年心手相连志愿服务团队荣获十大校园之星---“服务之星”称号。

突出以文化人。实施校园文化“一院一品”工程,以生态文化节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努力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近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态文化节系列活动”,“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排舞比赛”、“党史知识竞赛”、“价值观大讨论”、“青春励志讲座”、“感恩诚信演讲比赛”等校园文化学术活动72次。

注重创新创业。注重创新创业,以“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生命科学竞赛、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全国二等奖以上3项,省一、二、三等奖共19项。创新创业方面,获国家级创业创新项目4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1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8项。